|
楼主 |
发表于 2024-4-10 18:47: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Maxwell 发表于 2024-4-10 17:48! R+ J: q. [ j( h6 j
看一下合校前山工的奖励数据,我印象98年国家奖全国第二,仅次于清华 # h5 H9 |% C$ |( O, l
材料学院的国家奖其实很多,但最近这些年真是哑火。# \" V) Z% S! z) w; q2 o
( w8 K/ @. |0 S1985年,杨相寿为主完成的“稀土变质剂在白口铸铁中的应用研究”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0 T. I! o r0 @% j, @
1985年,王执福为主完成的“稀土高铬镍氮、高铬锰氮高温耐热钢”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 @/ Z% x- O& o1986年,为表彰刘先志在机械振动和热力学研究中做出的贡献,被授予全国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9 J6 o X s0 ?# ?1987年,孙希泰为主完成的“含脱氧剂中温熔炉用盐”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四等奖。( E3 G4 _( j" ]6 Y( R
1988年12月,王执福、和德昌、朱同科、和正光等合作完成的“稀土高铬镍氮1200℃耐热钢”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1 d3 t1 F6 o# k I1 U
1988年12月,马家骥、张恩洪合作完成的“无锡耐磨铜合金”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
6 ~6 P& u- o' i$ S1988年12月,杨相寿、王孝华、公志光合作完成的“球化白口铁及其变质剂”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G( ` b) @5 e4 g$ m
1988年,杨士浩为主完成的“高铝耐热钢”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 L& ^6 y+ M4 m% z9 M7 q
1989年,邹增大为主完成的“白口铸铁轧辊焊补技术”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_% M7 s" j* k( p0 k0 c
1990年12月,杨士浩、李秀真、杨兆贤、梁邦林、王汝孝合作完成的“耐热含铬铸钢”项目获国家发明奖三等奖。7 b- C5 q" g% i3 o
1991年,王执福为主完成的“锰氮高温耐热钢、高温耐热铁基合金技术开发”成果荣获国家星火二等奖。
# \0 s* Y2 F: p9 o, I/ C1991年,杨建华为主完成的“抗冲击高耐磨堆焊合金”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四等奖。' J/ c4 o2 v" e$ L& v( D* z
1991年,边秀房为主完成的“铝合金除渣除气剂”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四等奖。
{$ @* K+ x/ E1 l1992年,张晓玲为主完成的“高效无毒防脱碳热处理盐浴添加剂”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四等奖。
( L- C* |% U# u1992年,张恩洪为主完成的“高铝锌基耐磨合金”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
! }4 s* p" v9 d/ U2 u1 M1 s1993年,李庆吉为主完成的“螺旋金属丝冷拔工艺及陶瓷模具”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
4 Y% ~/ p' H% L; \1993年,王世清为主完成的“处理奥氏体锰钢的SR变质剂及其处理工艺”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四等奖。' E' r8 J5 j" }% k) m, w
1995年,李木森为主完成的“硼砂石墨型粒状渗硼剂”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四等奖。3 R' n1 M* _0 Z: |, ?
1996年12月,刘树藩、孙学忠、孙京豪、姜青河等合作完成的“S14系列转子混砂机”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 E+ D1 \# |8 H% C
1997年,任登义为主完成的“高碳合金钢轧辊局部冷焊技术”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 r, o9 g( {) z2 _5 J* L
1998年,舒其馥为主完成的“汽车伞齿轮的热锻-冷摆碾精密成型技术”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 s' m8 U5 g2 F1998年,刘相法为主完成的“铝合金铁相球化剂”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四等奖。
* | V+ U/ ?" k3 N8 y1999年,李凤照为主完成的“新型稀土多元微合金化节能空冷贝氏体钢”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四等奖。. s$ H5 v) j6 N9 B/ H8 {
2000年,王执福、于化顺、张景德合作完成的“反应生成粒子复合强化耐热钢”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 R* V6 g2 l! `
2001年,尹衍升为主完成的“铁铝金属间化合物/氧化铝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9 b4 S+ [ u6 D( d# A$ m5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