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11-9 08: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 x* K0 R" }5 b9 Q5 \9 s# u1 a王胜今年只有31岁,博士毕业4年,引用1200属于绝对的青年才俊。你去哈佛MIT斯坦福伯克利翻他们专业的同年龄AP,也找不出几个比王胜强的。* B8 g. @8 i9 K- a. [
光算引用,等王胜50岁的时候,哪怕不指数增加,每年稳定增加300 citation,50岁的时候都有8000。和现在的物理院长何军一个水平。
, h4 q! L0 j U9 ?8 ^, Y更何况,除非摆烂,不然citation都是越加越快。他到50岁盛年时期,引用有个一两万根本不稀奇。徐红星的引用也就是2w4。王胜,何军,徐红星做的方向都是差不多的。他们三人之间的引用比较是合理的。等王胜到50岁这个年龄,不能保证肯定和徐红星一样强,但是超过何军一点问题没有。/ J8 {% N5 h9 L, Y, ?3 k
! U* O" d2 k) q1 M
从你喜欢的帽子论,王胜距离45还有14年。他不仅能选杰青,而且在同年龄段学术人才里绝对属于拔尖选手。全国所有高校物理材料方向入选30 under 30的加一块有几个人?& u: r) y- U+ \; B0 X
https://www.sohu.com/a/731664724_3569024 s$ A4 c' j1 H* x, i
他是武大唯一的30 under 30独苗。30 under 30获奖人很稀少的。南大2个北大7个浙大9个清华上交13个。武大就他一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