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7-29 12:37: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whusolo 发表于 2024-7-29 09:163 Y! v4 D& y8 N2 k2 u. h* X9 N
院系栏里加上了新型电力系统与国际标准研究院,看建设目标是奔着全重去的,收悉科学家是舒印彪院士,武大校 ... ) ?, x4 T3 B! m' e! H' g
院士的统计是一件麻烦事,没人能扯清楚。+ W, _" M0 @% L; t2 x
双聘也好,客座也好,其实都是兼职。& d5 E7 ^# ~7 }) m# X, A
真要算双聘和客座,兼职,武大的院士就太多了。
; s* Y% E8 [5 u武大官网的统计,相对许多兄弟院校来说,还是比较严谨的,没有把明显非武大的院士挂上去。像当年病毒的田波院士,一年中好几个月在武大,双聘,跟全职其实没太大差别,也没挂上去。但也扯不清楚。现在院士这个级别的,大多是油条。$ o, j6 ~: I4 m$ t
比如李窦两个校长,已经高升,严格说已经不算武大的全职,但毕竟是前校长,好像也还有团队实验室在武大带博士。你话还是不挂?
% ]% u8 a, Z- K/ r) X3 ?+ K1 a+ B比如前副校长李建成院士,也高升了,原则上第一工作单位已经是中南大学,但他的科研团队实验室还是武大,挂不挂也都说得过去。
+ [1 K, L: k! W+ }比如邓子新院士,双聘,其实严格意义上邓院士是上交的,武大最多只能算第二单位,好像现在也回上交了,不挂更合适。但邓院士将药学院搞的风生水起,现在还是名誉院长,药学院现在最强的一批新晋老师基本都是邓院士招募的,不少都是他的徒子徒孙,好像邓院士还挂着药学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的,你说挂不挂?扯不清楚。
5 k6 \& _; _" Q0 U- c* i( p5 v+ ]9 w& V徐兵河院士挂上去,估计是另外一个情况,60来岁退休的了,名义第一单位肯定还是在北京,但可能会到武大为主带项目拉实验室建新团队。双聘客座,其实就是兼职,但挂不挂全职?
5 |6 d z$ h; ?2 p4 ?; e现在能混的院士很多都是好几个盘子,是以所在单位统计还是以实际工作时间为准还是其他,说不清楚,就是一笔糊涂账。比如黄维院士,妥妥的学术海王,没人知道他到底是哪个学校的,但每个学校都说黄院士是他们学校全职的。
Z, [4 k' |- y9 R2 J, ~. H# Q其实如果以最严格的方式,只统计第一工作单位为武大的,那武大现在只有12个院士,已经是985中游了。武大太缺院士了,以武大目前的实力体量,只要全职院士数量要翻一番,二十四五个,才算匹配。
) W% H7 `6 S7 e- @, d1 `4 v% z平文,去北大清华挖几个呀,那里院士那么多,搞几个对北大清华没任何影响,哈哈哈。
$ S% @7 A; @% f+ M我看,还是去挖像李国红这类准院士级别的更划算,成本要低得多,收益也要大得多。而且在武大呆久了,又是在武大上的院士,稳定性也要强很多。8 a( j0 ^% v( W- i- i& X% J- R( z! ~% Y! q
平文,加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