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5-3-16 22: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厦门大学书记张荣:综合性大学如何打好“特色突围战”?
" f, r* g& }2 Q6 P
4 i' x$ q, M7 [( r5 m/ @) |【重构学科生态、对接产业需求,推动综合性大学的工科从“支撑性学科”向“引领性学科”跃升】
/ T0 Q% c, ]( S7 n2 j% ]& Y7 Q1 S- \* I6 H! \" W3 w \
_: q* d+ ^8 R! \% v
“破‘五唯’,本质上是要破除旧观念”/ D: y- N @: R s
/ p; O, M2 G+ B8 C南方周末:2024年,厦门大学9个学科入选福建省一流学科培优计划。学校如何进一步提升这些优势学科的竞争力?在学科规划方面有哪些设想?0 X8 b6 a+ @! b- D
5 ^# q6 H* R+ _2 {. Y: v6 P
张荣:我们坚持目标导向,从国家急需、地方紧缺、学校所能三个维度找准学科发展的主攻方向,动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进一步提升学科精度,发挥优势学科的辐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学科体系整体抬升。同时打造一流学科发展高地,重点瞄准国家一流培优学科目标要求,推动优势学科承担更多国家重大重点项目,加大力度建设以承担重大任务、解决重大问题为基础的高能级科研平台,有组织加强学科领军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推动优势学科冲击世界顶尖水平。
6 O8 Y. k( m! M' f z& U- L L* R. a0 a8 b6 X
此外,我们还推动高水平学科交叉,继续有效整合优势学科、赋能学科和一流科研创新平台,加力破除学科和院系“壁垒”,以“揭榜挂帅”形式推进学科交叉中心建设,探索设立“学科交叉特区”,促进优势学科间有机互补,推动产生新的学科增长点。
4 ~6 H1 S3 C( D6 W! F, v; p* v2 w# G3 }- S3 @
最后,我们还进一步加大统筹力度,以“质量、成效、特色、贡献”为导向,完善更有利于孕育高峰学科的资源配置模式,在经费、人才、政策等方面给予优势学科长期稳定支持,让优势学科在长周期发展中有充足的“粮草弹药”去冲击更高目标。
, u& i( }2 L. O* C$ M
. k/ ]4 t; v6 d( q2 p
2 J I ~9 [, e9 Y5 z) L南方周末:厦门大学如何打好“特色突围战”,支持新工科发展?
6 |# d# o. }( G6 _0 p- _) M! y( x
张荣:近年来,厦门大学积极推动学科体系的转型升级,在原有传统学科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工科、医科,初步形成了文理工医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4 X: n9 g1 r7 D/ Z" E% X5 ?! v+ Z# l: }% f* w( N
当然,与国内兄弟院校相比,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认为,综合性大学想发展好工科,应尽可能避免全面铺开和同质化竞争,要找到差异化发展路径,打好“特色突围战”。通过重构学科生态、对接产业需求,推动综合性大学的工科从“支撑性学科”向“引领性学科”跃升。% }/ R) u* Q% _9 w3 ^" D; U
9 g& @/ \# g7 a
我们持续深化新工科建设,聚焦集成电路、航空航天、新型显示、低空经济等有潜力的工科方向重点突破,结合人工智能等前沿学科进行交叉赋能,不断探索工科发展的新范式。比如,我校航空航天学院将人工智能、智能仪器与航空学科深度融合,研发的相关算法和装备突破了飞行器结构健康状态定量化监测瓶颈,相关成果应用于国产大飞机C919、C929和航天器的研制。我们通过产学研合作,研制了全世界第一条2.5代Micro-LED的工艺示范线,这一成果入选了2024年中国第三代半导体十大进展。2025年1月,全国首个储能“一站式”科研基础设施——智慧储能大型科研基础设施开工建设,将为区域乃至国家建立基于新能源的新型能源体系探索长时高效储能解决方案。此外,我们在生物医学领域也不断产出新成果。比如研制首个国产宫颈癌疫苗获世界卫生组织PQ认证,全球首创P85-Ab鼻咽癌诊断试剂盒获批上市等。1 \/ I3 Z* M% |. ]
8 |3 i/ ]5 e% ?! @! C: l
3 }' L, j& u n( B! D$ R* z. _南方周末:你曾提到,厦大通过破“五唯”推动高校综合改革,减少功利性追求。不少学校都在提“破‘五唯’”,但真要开展工作,难度又很大。
6 N- p, i n- v% h
5 t3 k( v, n h) t张荣:破“五唯”本质上是要破除旧观念、树立新观念,是一个破旧生态、立新生态的过程。我认为,过去的学术评价体系往往过度依赖数量指标,而真正的改革应该强调“多维”考量。比如,学校在评价老师业绩时,除了科研成果外,教改项目、教学获奖、成果转化等都被纳入。此外,还要依据质量、贡献和影响力进行分类分级评价。如此一来,老师就不再只追求数量,而是各展所长。
* {- a3 ~* H+ X$ b
0 S$ K! e' {: b6 ^: u# m同时,学校还要意识到,人才作用的发挥是长期且连续的,有组织科研需要多方面的密切配合。我们正在完善相关政策,为潜心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长期稳定的支持,探索长周期和团队考核评价机制,并出台针对新引进助理教授的支持计划,鼓励教师甘坐“冷板凳”、研究“真问题”、产出“大成果”。
& j2 d5 Q3 j, h( @ [8 x: n
% S; M9 v" w% G! P$ s1 `! m" u2 d- P* ^( E* C8 b2 k$ u
https://news.qq.com/rain/a/20250314A00DHL00
. r6 ]2 I2 n5 n) Y N
3 S/ _7 G% S0 Y) {/ S'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