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1-22 09:06: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dmin123 发表于 2025-1-22 00:21
- s- `+ E8 B5 M我也不理解,为什么一直兼任上医院长和校长两个职位,又不是能力强。话说金校长在位的这些年,有什么比较好 ... 0 a- b; x4 _7 i7 t' H7 T
另一篇文章里饶毅讲到北大生科院长的人选,为引进ucla吴虹,他主动卸任,吴虹后又引进美国科学院院士陈雪梅;为引进另外两个美国科学院院士谢晓亮、邓兴旺,饶毅又主动退出北京市高精尖中心(北京出资上亿)竞争转而支持谢,建议成立北大农学院让邓做院长。饶毅格局眼光比金力强太多。现在首医的北京医学中心,成立一年多引进的海外大牛,超过协和北医上医之和。4 e8 Z( @ h2 R
0 @) W( A& C/ [3 e6 N0 l! @5 ^5 o& j1 r$ \; }9 I$ G% y1 m( Y
可能比较与众不同的是我坚持要以卸任来推动以后院长的质量。
! ~, ~( c' D, p' I) @0 D9 v8 t
: \8 ?$ C6 x( z$ z- \+ ^$ O3 zUCLA的教授吴虹接任生科院院长,是我发起和邀请。我任生科院院长五年接近期满,北大内外预计我再任一期,我坚持卸任,并协助北大找到继任者,把生科院以及国家发改委的蛋白质平台北大部分都交个吴老师。吴虹任职十年期满后找到UC Riverside的美国科学院院士陈雪梅全职回国继任,保证了北大生科院二十多年的高标准,很可能创了全国记录。(当然欢迎国内成长的教授早日超过国外的,能够接任某届的生科院院长。前提是如果有国内外的候选者,国内的在学术和管理都更加优秀)。
; e, v3 H: t Q3 C9 Z9 j' \: D)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