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25-3-24 20:51: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vwv 发表于 2025-3-24 18:37
# w9 p) J( `( l. f A最近和朋友们聊天涉及多的也是你们的改革话题,工科重组是破题之招,但是具体落实情况还要观其行
5 w. t/ A# A4 i2 h' h你们和其 ...
, r: {& t# Z3 k1 J, ~: N$ A兄弟对复旦的确很上心,难得。复旦在前任许校长时就成立了四个工学院,准备全部放在青浦,金上任后改成六个工学院,增加了两个,地点似乎也不全在青浦了,这次接受采访之前,已有几年的基础,也就是几十个实体研究机构的增量,比其他高校行动的并不晚也不慢,但大家都不关心也不关注,因为没有新闻价值。这次被关注也主要由于同时缩招文科生,戳到了一些人的痛处,才屡上新闻。
' Q% }) Y. D) ?9 K3 b7 u
2 \; x& s0 ?; [0 U3 ~改革这种事,最终不看广告看疗效。资源有限,总归有所为有所不为,也不可能照搬任何人任何单位。从体制内评价看,如果第七次学科评估时,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临床医学这几个A的学科能进A+,集成电路如果评选能获得A+,最好都有新增院士,学科建设就算成功了。从社会评价看,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计算智能这几个大幅押注的学科能比现在上一到两个台阶,就像微电子一样提起来就让人想到复旦,那就不错了。
" \6 I! ]1 c' x$ s+ H; G, A5 v6 ^& }: e3 \) ]5 z- X9 H
如果不是这次国重重组一塌糊涂,过去七八年复旦发展是可以的,新增国家级科研平台高校第三,引进全职院士全国第一,CNS年度发文保持第三到2020年,科研经费也增长很快,金力上任后指标都停滞了,今年CNS有可能重振一下,其他的乏善可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