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4-16 21: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1. 1977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决定恢复全国高考。
2.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教育领域否定“两个估计”,为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1978年3月,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要论断,并为教育事业的改革“端正了方向”。同年4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提出了“三个面向”“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等战略思想为高等教育改革规划了行动纲领。
3. 1983年4月,国务院批转《关于加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报告》指出,要加速发展高等教育。
4. 1985年5月发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了高等教育所承担的具体任务和高等教育所应实现的战略目标,并进一步明确了实施路径和配套政策,为高等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国务院于1986年颁布的《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理顺了高等教育管理体系,明确了各级教育管理机构的职责,扩大了高等学校的自主管理权限,加强了对高教改革的宏观指导和管理。
5. 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了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战略和指导方针,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具体要求,对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经费问题也提出了具体举措。1993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了高等教育改革应在办学体制、招生、专业设置、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德育教育以及毕业生就业等环节着手进行。
6. 1995年7月国务院转发的《关于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同年11月启动的“211工程”等极大推动了高教体制改革。
7. 由教育部于1998年12月颁布、国务院批转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是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施工蓝图。1999年1月,影响深远的“985工程”正式启动建设。1999年6月出台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了高校扩招的决定。这一系列举措使高等教育规模、毛入学率、高校招生人数得到了显著变化,扩大了教育公平的范畴,民众的教育认同感得到了提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