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4-19 01: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axuemi 于 2025-4-19 01:55 编辑
看你写了很多,给你科普一下吧。以国家卫健委委属医院为例子,因为这些医院基本都是顶级医院,且依托高校也是国内医学领域名校。严格意义上说,委属医院具体是分为委属各委管两种。委属的医院只有北京医院和中日友好医院两家。其余的都是委管医院。委属医院的人事任命通知,由国家卫健委人事司发文,委管医院由其所属的高校发文任命。看一下华西医院院长任命时候的新闻:
---
2023年12月26日上午,我院召开全院干部大会,宣布院长调整决定。四川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曹萍同志到会宣布学校决定并讲话,四川大学党委副书记、我院党委书记李正赤同志主持会议并讲话。
---
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马跃如宣读了中南大学党委和行政对湘雅医院党政领导任免决定:张欣同志继续任湘雅医院党委书记,雷光华同志继续任湘雅医院院长。
---
5月21日下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召开干部大会,宣布了换届调整后的新一届医院领导班子。山东大学党委书记郭新立出席会议并讲话,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仝兴华主持会议。仝兴华宣读了齐鲁医院领导班子有关任命文件,决定侯俊平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党委书记,陈玉国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院长,苏华、林亚杰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党委副书记,陈莹颖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庆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总会计师,纪春岩、焉传祝、程玉峰、田辉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副院长。医院新老领导班子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曹宪忠、李新钢、侯俊平、陈玉国先后发言,一致表示坚决拥护山东大学党委的决定。
---
可见,其院长任命由所属学院的党委决定。官宣时不需要卫健委人事司领导出席,甚至都不需要川大的正职出席,只派负责人事的副书记就已经可以了。还有就是,近些年高校附属医院也在做改革,附属医院现在都是作为临床医学院来管理的,这实际上进一步强化了高校对其附属医院的管理。例如,华西医院现在是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学院,齐鲁医院是山东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现在又有了更高级的模式: 部委省共建模式,复旦应该是第一家这么搞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同时从教育部卫健委和上海市拿资源。资助力度空前。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近年也在推动部委省共建,学习复旦模式。当然,这种模式往往有一个潜在的背景就是医学院曾经是省属。例如,上海医学院和山东医科大学都是原来卫生部直属学校。
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原来华西医院,齐鲁医院等医院是华西医科大学,山东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而华西医科大学和山东医科大学都是卫生部(现卫健委)的直属学校。不过后来改革,这些学校被合并到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大学了:四川大学,山东大学等。由于医院的特殊性,其在业务上当然会接受卫健委的指导,但是目前来看,卫健委对于目前这些高校的直属附属医院的把控力度明显下降了,只局限于委管,而不是委属。
---
财政方面,据我所知,我国公立医院的事业收入需全额上缴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的收入,应该也是不能由东南大学自主支配的,从这一点来看,财政权的把控和和华西医院并无不同。这块我不熟悉,如有事实错误,请网友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