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25|回复: 30

李约瑟笔下中国高校众生相

[复制链接]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33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根据李约瑟《科学前哨》和《中国科学》整理。本人不作任何解读,纯属引用,并不放弃原著中任何一个有转折性的表达。
西南联大,“自由中国最大的教育中心”,“公众认为在中国大学中名列前茅”,“在大普集村,有一些清华的研究所。著名的有矿冶研究所、无线电物理研究所、晶体物理研究所”,“另一个清华研究所是航空科学研究所”。
云南大学,“在社会科学方面很强”。
武汉大学,“毫无疑问,武汉大学的学术水平很高,即使和昆明的国立西南联大相比和毫不逊色”。
同济大学,“另一个重要的中心是同济大学”,“另一个一流的学术机构是同济大学……同济的物理系和化学系艰难度日,因为如同武汉大学一样,他们的仪器大多在轰炸中和从东部运来时受损,但工学院各系都欣欣向荣”,“其水平很高,我认为与昆明的西南联大和嘉定的武汉大学水平相当”。
华中大学,“中国最边远的大学”。
中央大学,“迁到四川省立重庆大学的校园里,它面临着基本化学药品和仪器的急剧减少,两所大学都在努力促进理学科目的教学”,“离重庆沿一条大江上溯一段路程便是中央大学。那里在进行化学、植物生理、病理、生物、物理和数学物理方面的实验”。
复旦大学,“该校学生人数较少,但学术水平很高”。
交通大学,“不幸的是,因篇幅所限不能描述交通大学。它是一所大的工程教育中心,在长江上游距重庆15英里的九龙坡”,“重庆附近的另一所著名的工科大学是交通大学”。
华西坝五大学,“多年来成都一直是华西协和大学的所在地……该校友好接纳了另外四所疏散于此的其他大学(他们原来都是教会大学)……从总体上看,可以说这些私立学校侧重于对大学生的教学,而不像中国其他大学那样注重于深入的研究”。
延安大学,“这个地区(陕甘宁边区)在战前只有一项工业设施,此外可说是没有一部机器”,“有2000学生,设三个学院,即行政学院、艺术学院和自然科学学院”。
浙江大学,“中国最好的四所大学之一”,“浙江大学是与在昆明的著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齐名的学术机构,可能在中国的大学中排名最高”。
中山大学,“该校有着特别令人伤感的疏散历史。在广州最初陷落以前,它已迁去遥远的云南,但是在那里安顿下来之后,广东省政府又将其召回来。据统计,在往外迁与回迁的途中各损失了1/3的设备。尽管拥有一些著名学者,但中山大学已今非昔比了”,“在所有的中国大学中,只有中山大学拥有天文台”,“也许这是在中国所见到的在研究和教学方面最大最好的一所学院(农学院)”。
厦门大学与福州大学,“尽管前者是国立大学,后者是教会大学,但两校的质量都很高。与西南的4所著名大学相比也不逊色。他们也比中国的大多数学校处境更好,即他们只搬迁了几百公里,路程比较短,数量更多的书籍和设备被保存下来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登录 +3 收起 理由
pup53731 + 1 很给力!
胖妞 + 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86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08: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口述资料,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295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至少有一点是明确的,西南联大是标杆

初出江湖

Rank: 2

6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09: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没评价日伪大学,是因为不算中国的大学吗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33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9: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文宏字会之 发表于 2025-5-21 09:23
怎么没评价日伪大学,是因为不算中国的大学吗

李约瑟博士没去敌占区。国民政府当时也不承认敌占区学历,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33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9: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亦可归去来 发表于 2025-5-21 08:46
很好的口述资料,

都是他的笔记和日记,不过主要为定性评价。

青铜长老

Rank: 7Rank: 7Rank: 7

2055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uquanshan 于 2025-5-21 09:57 编辑

一个外国人尚且能穿透迷雾,看清历史方向。李约瑟所推崇的,就是对应今日的清北航。大普集,宛如今日的东升镇。清华园里西南角的普吉院就是在致敬大普集村。北航前身清华航空工程系与航空研究所是一体的。
“”西南联大,“自由中国最大的教育中心”,“公众认为在中国大学中名列前茅”,“在大普集村,有一些清华的研究所。著名的有矿冶研究所、无线电物理研究所、晶体物理研究所”,“另一个清华研究所是航空科学研究所”。

青铜长老

Rank: 7Rank: 7Rank: 7

2055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uquanshan 于 2025-5-21 10:35 编辑
萌萌的猫咪 发表于 2025-5-21 09:58
是哪个擅长碰瓷,丑闻满天飞的北航吗

对,就是那个被美制裁了二十多年,被美分们无脑辱骂了二十多年的北航,今年北航统领的空天以实际战绩压过丑帝,空天信的信也有巨大突破,美分们就更破防了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33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masterqq 发表于 2025-5-21 09:00
至少有一点是明确的,西南联大是标杆

这个没问题,所有的对比都是以西南交大为基准的。联大水平高、规模大。在当时应该也是规模最大的学校了,也是李约瑟到访的高校第一站。提到过联大三校实际上是独立运行的,但是并没有分别介绍三校的情况。不过李约瑟博士提到清华还有部分研究机构并没有装入联大,而且水平很高,对清华是满口赞誉。

青铜长老

Rank: 7Rank: 7Rank: 7

2055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11: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kapior 发表于 2025-5-21 11:27
这个没问题,所有的对比都是以西南交大为基准的。联大水平高、规模大。在当时应该也是规模最大的学校了, ...

三校只是本科合并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33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李约瑟有评分的话,西南联大100分(其中清华算上附加分得120分)、浙大99分, 武大、同济得97分(理科受损严重),为“中国最好四所大学”。其他,厦大94分(四校之外唯一拿来和联大相比,不逊色,但缺了一个“豪”,底气略不足)。

青铜长老

Rank: 7Rank: 7Rank: 7

2055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kapior 发表于 2025-5-21 11:36
如果李约瑟有评分的话,西南联大100分(其中清华算上附加分得120分)、浙大99分, 武大、同济得97分(理科 ...

他为啥看轻央大?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23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FL 于 2025-5-21 18:01 编辑

一个老外的评价,可供参考,有些说法也和实际数据不符合。同时,国内比如上海教育界联合会等学术团体也有对大学的评价,但基本就不被中国人看重或考虑过了。

上海教育界联合会1940年编印的《升学指导》一书,对各大学的优良学科有简单的提及。对各大学的优良学科评价比较全的是,《中学生》杂志社出版的二百期纪念刊(该书出版时间未载明,但根据书中内容推测,应该是成书于1946年各大学复员后的当年),这本纪念刊在升学篇中汇总了各大学的概况资料,并在“特点”一栏中提及了各大学相应的有名气的专业、以及学校的优势。
所有大学中,总共有21所大学有“特点”一栏,将其各自特点全部摘录于下:
国立中央大学:规模宏大,尤以师范学院最有名
私立金陵大学:以农学院闻名
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以音乐体育两系最有名
国立东方语文专科学校:为吾国研究东方语文及文化之唯一机构
国立交通大学:工学院及管理学院最著名
国立同济大学:以医学院闻名全国
国立复旦大学:商学院及新闻系最有名
国立暨南大学:注重华侨教育
私立大同大学:以数学系最有名
国立北京大学:有民主传统,自由作风
国立清华大学:有学术研究自由的传统精神,和西南联大的民主精神,素以理、工、文、法学院著称
私立燕京大学:学术自由之风甚盛。院系中以外文、新闻两系著称
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社教、农教两系颇有名
私立南通学院:以纺织科闻名全国
国立浙江大学:学风纯朴、研究自由、有民主气息
私立岭南大学:(1)实行学分制 (2)所出英文科学杂志,有名于世
国立厦门大学:生物海洋两系最有名
国立台湾大学:设备完全
国立唐山工学院:毗近矿厂,教学实验均称便利
国立西北大学:以物理系最有名
私立中国纺织工学院:设备充实、管教严紧,训练切实



一、关于抗战时期在校学生人数和经费的全国排名,可以参考下表(图片来自美国学者乔治•葛德石<George B. Cressey>撰写的《1943-1944年中国高等教育考察报告》,数据由当时的教育部高教司提供):



二、在校学生的成绩也是生源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集中体现。下图选自竺可桢校长的日记:


1934年,哪些学校拥有最高比例的取得国外学位的教员?前四名依次是:中法大学87%,燕京大学79%,同济78%,复旦75%;国立大学的比例依次是,同济78%,川大63%,交大58%,中大中山武大都是56%,北大53%,清华50%,浙大49%。这里会发现,私立名校比国立名校更喜欢聘请海归教员。


三、1948年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普遍认为,能当选院士,等于获得了大学教授所能获得的巅峰荣誉;当选院士代表了当时学术界的最高水准,是公认的学界翘楚。81人中只有29人在国内的大学受过本科及研究生教育,仅仅分布在10所大学,按人数高低排名依次是:北大、东大、清华、北洋、南开、复旦、金陵、厦大、协和医学院、湘雅医学院。

浙大、武大、中山大学没有上榜。武大将校史追溯到1893年的自强学堂,浙大将校史追溯到1897年的求是书院,在这里有点黯然失色。原因可能在于浙大实际成立于1927年,是国立大学(不含省立大学)中第二年轻的。第一年轻的是四川大学,成立于1931年,由国立成都大学等三所大学合并而来,当然能继承三所学校的师资,国立成都大学等已然形成了大学的建制,国立浙大的产生,缘由是浙江工专和浙江农专两个专科学校改组为工学院和劳农学院,另外还新设了一个文理学院(根据国民政府《大学组织法》,办大学必须要有三个或以上的学院)。工专和农专这两个学校不可能提供教授这种级别的师资,而新设的文理学院,聘请得到教授还需倚赖外校的教授的输入,浙大的前两个教授正是陈建功和苏步青。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23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18: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DFL 发表于 2025-5-21 17:59
一个老外的评价,可供参考,有些说法也和实际数据不符合。同时,国内比如上海教育界联合会等学术团体也有对 ...

上面和楼主提到的内容,分别源自美国和英国人的书:

厦门大学邬大光教授向与会嘉宾和代表致谢,汇报大学迁徙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一是正在进行的基础研究工作,包括编撰“中国大学迁徙运动谱系长编”数据库、整理大学迁徙“珍贵文希”,陆续发现的葛德石《1943-1944年中国高等教育考察报告》、李约瑟《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的珍贵摄影资料。以及美国援华联合会会刊《中国新闻》绘制的战时大学迁徙示意图,首次发现《中国新闻》(1942年9月-1946年6月)有大量篇幅报道了抗战时期中国大学迁徙的内容。二是完成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分别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江苏高教》等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了众多“大学迁徙” 专题论文。三是重视中国大学迁徙研究人才队伍梯队建设。厦门大学“中国大学迁徙研究”团队已经组建,承担了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抗战期间高校内迁研究》等课题。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33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yuquanshan 发表于 2025-5-21 16:39
他为啥看轻央大?

这个我也略有奇怪,不过我还没完全考证,不敢多说。李约瑟确实提到央大有做很多研究,但是并没有说水平很高之类的评价。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33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约瑟是受英国政府派遣,自1943年3月抵华至1946年3月离华,历时3年。李约瑟博士是英美中三国院士、英国驻华大使馆科学参赞。光明日报评价为“最伟大的汉学家之一”。葛德石受美国政府派遣,自1943年11月底抵华至1944年6月离开中国,在华时长7个月。葛德石是以中美文化外交项目教授身份来到中国,主要是来考察地理的,跨界研究了下教育。他自己在《考察报告》中也进行了说明,即有的内容是“道听途说”。
这怎么比呢,怎么比都不是一个层级的。

版主

Rank: 8Rank: 8

2875

积分

1

贡献

10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20: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大学是与在昆明的著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齐名的学术机构,可能在中国的大学中排名最高”。用了最高,是啥意思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33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胖妞 发表于 2025-5-21 20:48
“浙江大学是与在昆明的著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齐名的学术机构,可能在中国的大学中排名最高”。用了最高,是 ...

推测主要是基于生物科研方面的考虑。李约瑟本身是生物学家,对理科特别是生物学的前沿发展很熟悉。他提到了一些学校的科研水平和世界前沿的差距大小问题。应该是认为浙大在生物学的前沿研究方面甚至比西南联大更好。这有一个佐证,他后来帮助各校在国外发表了很多文章,其中浙大生物在顶刊如NATURE方面几乎一枝独秀,是压过西南联大、武大、同济等等的。有意思的是,同济毕业的贝时璋是浙大最亮的星之一。反之,央大的研究也很多,但是看起来他并不大感冒,大概率是觉得水平不够前沿。对于不搞科研的教会大会,李约瑟给了差评。工科类似,此时中国的工科与世界顶尖水平相比差距过大,吸引不了他多大的兴趣。他谈及工科最多的高校可能还是同济,其他都绝少。

高级战友

Rank: 4

77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23: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kapior 发表于 2025-5-21 23:18
推测主要是基于生物科研方面的考虑。李约瑟本身是生物学家,对理科特别是生物学的前沿发展很熟悉。他提到 ...

附议!他是科学史专家,肯定是关注理科的,理科的研究对于全世界来说都是一样的科学问题,不会像工科和医科一样,有很多本国的特色和制约,当时清华(联大)理科最强,尤其是物理,中国两个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是联大的,李振道最开始在浙大读了几年,后来学到深入了,被人推荐去联大跟着一位大师继续学习的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7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949年哈工大开设苏联研究生班,管你清华管你谁的工科毕业生或者年轻教师都要去深造,这不等于说,或者至少说哈工大这个平台一跃成为当时国内高校顶尖平台吗?由此可见民国的科教也太容易被超越了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7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民国的理科也是,杨振宁,李政道等人的研究成果主要还是在国外才得到施展的,如果留在国内肯定是废了,

高级战友

Rank: 4

77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萧十一郎 发表于 2025-5-22 00:13
1949年哈工大开设苏联研究生班,管你清华管你谁的工科毕业生或者年轻教师都要去深造,这不等于说,或者至少 ...

一纸行政命令,让清华解散,分到其他地方去,或者让中科大回北京,今天改变一个高校的命运也非常简单

高级战友

Rank: 4

77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萧十一郎 发表于 2025-5-22 00:13
1949年哈工大开设苏联研究生班,管你清华管你谁的工科毕业生或者年轻教师都要去深造,这不等于说,或者至少 ...

高校的核心是师资/生源/经费,师资是第一位的,政府行政命令把优秀师资调走,那一个大学自然就没落了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325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笑死我了,一个来了两天的洋人就能搞懂中国的大学?2010年为止,毕业生当选院士清华256,北大186,中央145,交大109,浙大75,复旦62,同济41。越是三流牛吹的越响。

初出江湖

Rank: 2

8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13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山猫 于 2025-5-22 07:23 编辑
MichaelSJTU 发表于 2025-5-22 00:24
笑死我了,一个来了两天的洋人就能搞懂中国的大学?2010年为止,毕业生当选院士清华256,北大186,中央145 ...

李约瑟虽不可能全面深入了解中国教育,但他还是有其阅历和水平,也相对没有太多的偏向,这个是他的评价值得注意的地方。
如果说盘外的话,朱家骅,竺可桢是最肯招呼李的两位,当然朱代表中研院,这对李难免有影响,让他对浙大,同济多一点的关注和好感。朱家骅和联大也算有渊源。
央大呢,校长当时是老蒋,自视也不凡,回头看水准又不高于联大。李也不想去贴政治冷屁股。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37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1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约瑟作为一名之前没有在中国生活过的外国人,来华正值举国战乱之时,天时地利人和都欠缺,他的观察可能也不可避免有局限性,主要反映了当时当地他这个人的所见所想。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86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12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DFL 发表于 2025-5-21 17:59
一个老外的评价,可供参考,有些说法也和实际数据不符合。同时,国内比如上海教育界联合会等学术团体也有对 ...

竺可桢日记还评价过中学,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4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12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大学外国人比中国人玩得早,为国家工业服务也比中国早,其评价应该相当有其合理性和可取之处
发表于 1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yuquanshan 发表于 2025-5-21 16:39
他为啥看轻央大?

凯申常最恨大英的,丘吉尔也老想整治凯申常。约瑟作为英国政府派出,自然不会夸央大。

青铜长老

Rank: 7Rank: 7Rank: 7

2055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8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乙贵人 发表于 2025-5-22 08:48
凯申常最恨大英的,丘吉尔也老想整治凯申常。约瑟作为英国政府派出,自然不会夸央大。 ...

丘,常是属于美帝马仔卡位之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关注获取更多科教信息

Archiver|手机版|网大论坛 ( (鄂ICP备2021013060号-2) )

GMT+8, 2025-5-22 20:33 , Processed in 0.144197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592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