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大力水手 于 2025-5-22 10:06 编辑 : E2 q& H" y6 z3 |
; C l7 ~- V6 l* y% i0 R* w! v5月21日,最新一期国际学术期刊 《nature》线上论文更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香港大学(2025年首篇)以第一单位和唯一通讯作者身份发表最新天文学研究成果。 注:本周俄罗斯、尼日利亚、冰岛等国发表2025年首篇CNS顶刊成果。其中,俄罗斯为近三年首篇CNS第一单位(国别)成果。
& d# a/ ?4 L9 f" D2 ~; o5 o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表《矮星系中的聚集成团模式对暗物质形成模型提出了挑战》研究成果。
: x3 e) |1 d5 H. p# v; M

# L1 N0 [3 z E0 z" d o3 h) y8 z9 }/ S' T! b
研究人员首次在观测中发现弥散矮星系超强的成团性,证实了宇宙中神秘的“暗物质晕集聚偏置”现象。 研究成果为理解暗物质本质、宇宙大尺度结构与星系协同演化提供了重要线索。nature审稿人一致称赞该成果为具有重要意义的原创成果。 论文排名第一作者为中国科大张子文博士,论文通讯作者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慧元教授【1979年出生于合肥,在中国科大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
1 `8 ]9 x* p/ U' v 2、香港大学发表《一颗位于紧密双星系统中的逆行行星中带有一颗白矮星》研究成果。
0 R0 o- X# M3 t7 w, L4 \研究人员对可信的原始双星轨道设置的探索表明,恒星之间的最小间隔最初为 1.3 天文单位,这与当前的行星轨道重叠,使得几乎无法想象任何环主行星轨道与年轻恒星同时形成的情况。 逆行的行星一定起源于环二星轨道或第二代原行星盘,显示了双星演化在行星系统的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 论文唯一通讯作者为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Man Hoi Lee博士【现任香港大学理学院地球科学系系主任】。
! y6 n o8 W* h7 L" }' H6 q
' |/ ^: B) d5 {- y0 m% m4 ]9 O
8 m: z, E. K4 Q% v6 g- S5 @2 f) B* \. N! i
$ ?) [5 q. d9 q( f T) l3 v8 A4 k5 Y' Z6 J2 a/ l# N+ W
$ X& h+ R) H ~2 G4 O }9 I; N
7 e' _2 s( v* w" l. d
; h. C" g1 J8 w4 r8 w;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