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大力水手 于 2025-6-12 09:18 编辑 6 u9 k. @8 u+ A+ K" i' a& K% q
: D7 w- s! v( c$ v! g- ~: Y6月11日,最新一期国际学术期刊 《nature》线上论文更新。本周共上线研究论文25篇。以论文第一单位国别统计,美国15篇,中国3篇,德国和法国各2篇,瑞士、加拿大和日本各1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以论文第一署名单位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肖正国教授发表《弱空间受限的全无机钙钛矿用于发光二极管》研究成果。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被称作“弱空间限域”的新方法,制备出了晶体颗粒更大、更耐高温的全无机钙钛矿薄膜,发光效率超过22%,成功将LED亮度提高到116万尼特以上,使用寿命超过18万小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研究成果达到了商业化LED产品的广泛标准,可应用于高端显示屏、超高亮度照明等领域,推动LED技术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1 v' g, c8 V( h1 N% T/ @- R$ ^8 X
! F2 x$ M1 k# \ J8 f# R5 U" B2、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高鹏教授发表《通过电子显微镜探究界面处的声子传输动力学》研究成果。 ( D/ w: d# H/ X8 K0 K
5 t x$ }# |6 h- b' ~: `# s/ k研究人员揭示了在(亚)纳米尺度上的声子传输动力学,并建立了涉及界面模式的非弹性声子散射机制,为热界面的工程提供了宝贵的见解。 3、中山大学徐杰教授等发表《NINJ1蛋白 在机械张力下调节质膜的脆弱性》研究成果。 0 I9 `5 e7 [- O8 j6 W& V' Z# B
2 Y9 H/ a% O! ~9 x* ?6 I5 R- O5 c8 V6 P) ]
, ~) C# G& q& ]/ P* M/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