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界腐败比较隐性
(1)打招呼、送礼、变相给“专家费”,从个人的各种人才帽子、科研项目申报到学校的学科评估、博士点申报、专业认证、一流课程、规划教材等等,在找关系过程中,给专家送礼,报专家咨询费等等。这个还不好查,只能靠举报,但举报的例子很少,都是有深仇大恨的才举报。并且这种事情,举证困难。
(2)教学、实验仪器、基建等回扣,没有哪个经销商不给回扣的,有的给钱,有的还要经销商帮忙解决各种吃饭喝酒钱。基建抓起来的人很多,但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回扣隐蔽性强,不易发现。
(3)学校各种公用经费用于私用。比如院长掌握大量行政经费、教学改革经费、学科建设经费,可能这些经费都花在个人或自己团队身上,给自己报销出版费、会议费等等。这些费用往往缺乏监督,不公开每一笔开销。
(4)互联网+、挑战杯各种比赛,把钱都用在包装上,没有产出实际价值。很多项目都是祖传的,一代一代换名词,花费巨资包装,事实上没有起到培养学生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