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ibjsm
发表于 2025-1-11 13:50:34
Doctin 发表于 2025-1-11 13:16
梁峰2022年作为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一实验中心的主任参加工研院的一个线上报告,没想到现在给引进 ...
郭宇峥院长牵的线,7月工研院的凤凰论坛里还有一个剑桥/半导体所的博后,今年发了一作的nature,现在经常跟郭院长一起发文章,以后引进武大的可能性不小。只能说郭院长活动能力太强了,回来没几年,建立了自己的大团队,跟华院、物院都合作了大文章,当院长实至名归。
suibjsm
发表于 2025-1-11 13:52:18
五湖散人 发表于 2025-1-11 13:16
https://profiles.stanford.edu/liang-feng
Associate Professor, Molecular & Cellular Physiology
Memb ...
不是这个,是哈佛的。梁峰博士于2012年加入哈佛大学应用物理学院先进纳米生物传感器开发小组,研究开发临床生物传感器。2017年,梁峰博士携成果加入了哈佛医学院麻醉学,重症监护及疼痛医学实验室。作为一名生物纳米技术和蛋白质组学科学家,梁峰博士致力于研究生物标志物的检测以及临床医学神经毒性基本机制。梁峰博士已发表了20余篇SCI期刊文章(第一作者14篇,Science与Nature子刊各一篇)。世界首创纳米等离子光纤尖端探针(nFTP)及纳米超灵敏度检测芯片,并获取美国专利。该探针检测器可用于检测单个活细胞中的生物标记物检测,使其成为研究单细胞,超微量表达物检测的有力工具。该项技术与相关专利已开发出临床纳米针式阵列生物标记物检测器,专利已由哈佛大学授权许可美国NanoMosaicLLC公司开发投资,其市场产品已上市。自从加入哈佛大学附属麻省总医院以来,梁峰博士创造性地将纳米技术与传统的生物学方法相结合,为临床疾病研究诊断,预后分析和预测提供全新的思路和检测手段。
北美王各加
发表于 2025-1-11 14:13:39
suibjsm 发表于 2025-1-11 13:52
不是这个,是哈佛的。梁峰博士于2012年加入哈佛大学应用物理学院先进纳米生物传感器开发小组,研究开发临 ...
bioe/bme的教授。武大基本没有成建制的bioe,先放在工研院,等生物两院建好,再让他们过去。
whusolo
发表于 2025-1-11 14:24:21
suibjsm 发表于 2025-1-11 13:50
郭宇峥院长牵的线,7月工研院的凤凰论坛里还有一个剑桥/半导体所的博后,今年发了一作的nature,现在经常 ...
个人也非常赞同你的观点,希望郭院长干出一番新天地,继续带领动力院转型新工科
suibjsm
发表于 2025-1-11 15:12:13
Doctin 发表于 2025-1-9 17:45
华科物理进ESI千分之一了,位于清北科南交浙后,排名是明显比武大好看的
华科物理对武大是一个很好对照,可以看出武大物理的问题来,去年华科物理两个杰青,20篇prl,把他们的学历背景和入职时间列出来,问题已经不言自明了。
杰青:蔡建明 中科大本硕博 2014年入职;吕新友 鲁东大学本 华科硕博 2014年回到华科
Prl:徐刚 2016年入职 海优;刘鑫 2015年入职 ;蔡建明 ;祝雪丰 华科本 南大博 2014年回到华科;吕新友 ;兰鹏飞 华科本博 2014年回到华科;陆培祥 2000年引进;陈云天 2013年入职 海优;吕京涛 2013年入职;王健 华科本博 留校;张骁骁 2024年入职;周敏康 华科本博 2015年回到华科;李岳生 2019年入职 海优;陆成亮 2010年入职;冯光 2013年入职 。
whusolo
发表于 2025-1-11 15:23:32
suibjsm 发表于 2025-1-11 12:59
工研院引进梁峰教授,之前是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的副教授,直接给了弘毅特聘。电子信息学院入职高层次青年人 ...
直接给弘毅特聘,仅次于弘毅讲席(前段时间数学范辉军、杨彤),说明很有实力啊
bufangqi100
发表于 2025-1-11 15:47:51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5-1-10 22:56
其实如果照现在全重放水的状态,武大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凝聚态物理,材料物理,地球物理空间物理无线电物 ...
得有人敢去做
zero111111
发表于 2025-1-11 15:49:10
北美王各加 发表于 2025-1-11 14:13
bioe/bme的教授。武大基本没有成建制的bioe,先放在工研院,等生物两院建好,再让他们过去。 ...
生物两院是哪两院?
我的先人啊
发表于 2025-1-11 16:00:42
永远的hust 发表于 2025-1-11 12:21
社会学他们研究的东西发不出来,华中乡土派在武大政管院有一位老师和我聊过一些话题。他研究县域婆罗门阶 ...
那能发国外的期刊吗
北美王各加
发表于 2025-1-11 22:06:41
zero111111 发表于 2025-1-11 15:49
生物两院是哪两院?
之前不是说要建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和智慧医疗装备吗
isurf
发表于 2025-1-12 00:22:18
本帖最后由 isurf 于 2025-1-12 08:12 编辑
zero111111 发表于 2025-1-11 15:49
生物两院是哪两院?所谓两院,应该是生医工学院和研究院吧,在军山那边,但现在很久没提了,武大新校区也弃军山改长江新城了,这新两院不知后续如何了
麦克斯韦妖
发表于 2025-1-12 02:29:39
isurf 发表于 2025-1-12 00:22
所谓两院,应该是生医工学院和研究院吧,在军山那边,但现在很久没提了,不知进展如何 ...
早就凉了,这个和军山校区一起凉的
bufangqi100
发表于 2025-1-12 08:25:22
suibjsm 发表于 2025-1-11 15:12
华科物理对武大是一个很好对照,可以看出武大物理的问题来,去年华科物理两个杰青,20篇prl,把他们的学 ...
所以得调整思路,多引进潜力年轻人,十来年实力就能有大增长,看隔壁不都是这么干的,如他们的新闻,都是有个别带头人,再加一堆年轻人,选中方向积累一段时间,他们的法学也在这么干
isurf
发表于 2025-1-12 08:38:54
本帖最后由 isurf 于 2025-1-12 11:06 编辑
麦克斯韦妖 发表于 2025-1-12 02:29
早就凉了,这个和军山校区一起凉的当初应该有比较大的硬件投入,那损失很大,武大弃军山奔长江,这两院的硬件投入,大概率做了嫁衣
isurf
发表于 2025-1-12 09:05:03
bufangqi100 发表于 2025-1-12 08:25
所以得调整思路,多引进潜力年轻人,十来年实力就能有大增长,看隔壁不都是这么干的,如他们的新闻,都是 ...
以前一直有个话题,就是比较两校的人才引进
其实在以前(2005年以前),华科是很舍得引进院士的,印象中当时很多中科院院士双聘,但后来似乎很少这方面的动作了;事实是华科一直在发力引进年轻人,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就是博士后基金,很长一段时间,是武大的数倍以上
武大当时搞双聘较少,后来有几例(朱、邓),但武大引起大家注意的主要是几个特别事件,被大家称为挖人准,舒、宋、徐。
但这几个亮点,其实一直掩盖了武大在年轻人引进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很长一段时间在CNS方面落后于同城,自科基金仍大幅落后于同城,
bufangqi100
发表于 2025-1-12 10:10:30
现在院校之间竞争异常激烈,一旦放松或方向稍有偏差就可能落后,往后就很难受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5-1-12 12:14:38
所以要人才倍增。大力发展基础理科,新工科,生医工医交叉。而且不妨功利一点,优化学科院系,选择一些新兴的方向,聚集人才,以一两个领军带几个四青海优级以上的人才,将学科方向实验室搭建起来,此外,还是要注重积累,一个学科崛起是长年累月的结果,哪里都是一样。像测绘,水利,生科,都是几十年如一日积累,不说远的,生科院的典藏中心和标本馆,看着没什么论文,但积累几十年,放在全国高校都是名列前茅的,也就奠定武大在微生物和基础生物科普方面的绝对强势地位。物理刘正猷组也是一干二十多年,就干一件事,才逐渐形成如今物院唯一有大优势的小方向。舒红兵也是在武大呆了二十年,才有今天的医研院免疫学基础前沿中心大团队,才将武大免疫学拉到全国高校第一档的位置。雷爱文在武大也干了二十年,才将这个方向做强做大,才出NS。其实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一个人才倍增,一个选择新兴交叉学科,一个领军带青年,积累,慢慢就起来了。华科做的很好,但不用看华科,武大自己就有许多成功经验。人才倍增,平台倍增,然后经年累月的积累攻关,才有希望小成。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5-1-12 12:27:05
华科的自然科学基金一直比武大强一档,总数总金额都强一档。杰青和重点研发也强一档。这得益于华科强大的医科,要是把医学去掉,华科基金其实比武大强不到半档。医学是基金奖项人才大户,武大医学太小太弱了。三个直属医院加起来不如协和同济任何一个。中南医院这几年发展很快,但毕竟基础体量在那里。还是要看看能不能跟省里聊聊,再争取几家附属医院,把体量做上去,不过现在应该不太可能了。而且武汉的医院,跟同济协和比起来,真没几个够看的。医科的差距太大太大了,在圈子没什么话语权,评院士也是怎么都上不了。
bufangqi100
发表于 2025-1-12 12:54:17
天若有情 发表于 2025-1-12 11:49
最近几年,武大CNS还是大幅领先华科
前几年引进的年轻人可以,说明这条路线是对的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5-1-12 13:51:52
招聘人才,还是没必要着眼院士,一个招不到全职,一个大多数院士巅峰期已过,最好的成果都留在了原单位。还是招募中青年为主,准院士杰青长江四青海优潜力股。进个院士开口就是几千万上亿,有这个钱都可以至少招5个准院士潜力股了,四青海优更不用说,至少可以20个,培养年轻人成长,成果全留在武大,扎扎实实提升学科地位,李窦的路线还是对的。院士太贵了,招不起,双聘能带来一个青年团队也是好的,像邓子新当年一鼓作气就将药学院干起来一样。不过药学院杰青都跑的差不多了,可惜。
五湖散人
发表于 2025-1-12 14:52:05
Adv. Energy Mater. https://doi.org/10.1002/aenm.202404538
isurf
发表于 2025-1-13 10:09:49
北美王各加 发表于 2025-1-10 21:22
现在想想,说生科院养了一批没产出混饭吃的老家伙,可能过于苛责了。生物学这几十年是大跨步的飞速发展, ...
先发优势、劣势,后发优势、劣势,,,这些经济学和社会学中的术语,在学科发展中同样表现非常明显;
老牌大学的一些优势学科,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人员老化,如果换血不够快/动作不够大的话,会有一个发展相对停滞时期;
反过来,一些新势力学校,如果在人员引进上坚持比较高的标准,积累一段时间后,会在其弱势学科上迎来爆发;
比较下来,感觉最关键的在于发展理念和引人机制上,
发展理念上,不要因为是自己的弱势学科就轻视,只要是与社会发展契合的战略学科,只要重视青年人才的引进,积累到一定时间就会爆发出来;
反过来,自己的传统优势学科,要是在年轻人才的引进上松懈了,慢慢就会掉队
因为尽情
发表于 2025-1-13 10:42:32
杜博院长向老师们通报了学院2024年的工作。他指出,全年新增国字号人才10人,海优成绩再次全校第一。
因为尽情
发表于 2025-1-13 10:46:59
isurf 发表于 2025-1-13 10:09
先发优势、劣势,后发优势、劣势,,,这些经济学和社会学中的术语,在学科发展中同样表现非常明显;
老 ...
化学原本是帽子众多的学科领域,近几年,化院却在海优引进上乏力,数量质量都不太理想。
我的先人啊
发表于 2025-1-13 11:01:39
因为尽情 发表于 2025-1-13 10:46
化学原本是帽子众多的学科领域,近几年,化院却在海优引进上乏力,数量质量都不太理想。 ...
化院确实问题大,掉队太快了
我的先人啊
发表于 2025-1-13 11:02:44
因为尽情 发表于 2025-1-13 10:46
化学原本是帽子众多的学科领域,近几年,化院却在海优引进上乏力,数量质量都不太理想。 ...
是不是也应该搞一搞院长问责制度,就不说让你进步了,至少你任期内能咬紧牙关,各项指标不退步,才算是个合格的院长吧。
因为尽情
发表于 2025-1-13 11:51:03
我的先人啊 发表于 2025-1-13 11:02
是不是也应该搞一搞院长问责制度,就不说让你进步了,至少你任期内能咬紧牙关,各项指标不退步,才算是个 ...
早就应该搞,川大早几年就要求院长签订年度责任目标书。
因为尽情
发表于 2025-1-13 11:54:27
我的先人啊 发表于 2025-1-13 11:02
是不是也应该搞一搞院长问责制度,就不说让你进步了,至少你任期内能咬紧牙关,各项指标不退步,才算是个 ...
至少在年度会议上,让院长晾晒与华五等高校院系年增国字号人才数量,有对比才知差距。
我的先人啊
发表于 2025-1-13 13:08:06
因为尽情 发表于 2025-1-13 10:42
杜博院长向老师们通报了学院2024年的工作。他指出,全年新增国字号人才10人,海优成绩再次全校第一。 ...
没提平台,看来计算机这一块全重是连参与的也没有
我的先人啊
发表于 2025-1-13 13:08:48
因为尽情 发表于 2025-1-13 11:51
早就应该搞,川大早几年就要求院长签订年度责任目标书。
还别说,川大这几年突飞猛进,算是中山之后发展最快的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