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usolo 发表于 2025-1-13 13:12:40

1月7日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大量房屋倒塌。为掌握受灾区域实时情况,武汉大学紧急调度在轨卫星,通过开展卫星综合统筹、测控资源协调和成像指令修改,迅速安排“武汉一号”卫星(珞珈三号02星)过境西藏定日县,对灾区进行观测,并在成像后第一时间提供给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等相关单位,助力地震救灾工作。

北美王各加 发表于 2025-1-13 13:42:32

因为尽情 发表于 2025-1-13 10:42
杜博院长向老师们通报了学院2024年的工作。他指出,全年新增国字号人才10人,海优成绩再次全校第一。 ...

计算机学院官网上现在是12个海优。连续两年全校第一的海优 ,应该不止12人吧。是有些人还没写上去?

因为尽情 发表于 2025-1-13 13:57:12

北美王各加 发表于 2025-1-13 13:42
计算机学院官网上现在是12个海优。连续两年全校第一的海优 ,应该不止12人吧。是有些人还没写上去? ...

估计是还没到岗

我的先人啊 发表于 2025-1-13 14:11:03

北美王各加 发表于 2025-1-13 13:42
计算机学院官网上现在是12个海优。连续两年全校第一的海优 ,应该不止12人吧。是有些人还没写上去? ...

12个都是之前的,据说24年也是12个,直接翻倍了,之前24年的帖子里有人讨论过这个问题。25年就看人工智能学院,地空院这两学院了,新成立的估计引进人才的编制挺多。

北美王各加 发表于 2025-1-13 14:15:20

我的先人啊 发表于 2025-1-13 14:11
12个都是之前的,据说24年也是12个,直接翻倍了,之前24年的帖子里有人讨论过这个问题。25年就看人工智能 ...

计算机官网上说24年是10个海优。

因为尽情 发表于 2025-1-13 14:16:15

我的先人啊 发表于 2025-1-13 13:08
还别说,川大这几年突飞猛进,算是中山之后发展最快的了吧

自张校掌舵以来,除了引进两位数学大佬,人才整体表现一直中规中矩,没有什么新突破新进展,亟待采取新举措新思路来扭转这一局面。比如,2022年海优数量名列全国第六,有点沾沾自喜,就未想加大引才力度,2023年海优数量赶超华五,扩大与华科、中山等高校的差距,2024年东南、南大海优数量就超越复旦、科大,武大要有雄心亦可实现。

北美王各加 发表于 2025-1-13 14:17:16

我觉得应该让邓刚回学校做个客座教授,每学期开一个钓鱼公选课。武大的录取分能涨一点:loveliness: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5-1-13 14:17:31

还是希望计算机,新工科,物理,化学,医学,地空,电信都能新增国家级平台,这些学科其实不弱,有些方向还是很强甚至领先的,照现在全重放水的形势,不趁机搞一两个有点说不过去。逆水行舟,一步差步步差的,下次放水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whusolo 发表于 2025-1-13 14:55:22

本帖最后由 whusolo 于 2025-1-13 14:56 编辑

校党委书记黄泰岩当选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我校法学院校友吕忠梅、陶凯元、鲜铁可、侯振发当选为副会长;肖永平教授、秦天宝教授当选为常务理事;黄志雄教授、孙晋教授当选为理事;黄进教授、周叶中教授、秦前红教授任学术委员会委员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5-1-13 15:06:00

学科优化,人才倍增,提升精度。这个过程肯定是很痛苦的,又要找钱又要得罪人又要平衡各方又要下狠手,但痛苦也得坚持干下去,没钱没人才没平台,十年八年的转眼就掉下来,上一个台阶很难,掉落悬崖却是轻而易举的。武大数理化就是长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其实现在也还不错,但和头部比起来,已经是档次差距,缺院士缺人才缺平台,厦大南开化学都七八个院士,复旦南开数学好几个院士,二十年前这种差距可没这么大,现在要赶上去亚历山大了。武大太缺院士了。数理化生医都太缺院士了。

whusolo 发表于 2025-1-13 15:08:36

whusolo 发表于 2025-1-13 14:55
校党委书记黄泰岩当选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我校法学院校友吕忠梅、陶凯元、鲜铁可、侯振发当选为副会长;肖永 ...

法学强势学科悉数在列,国家法、环境法、宪法等,拱卫法学第一方阵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5-1-13 15:09:53

whusolo 发表于 2025-1-13 14:55
校党委书记黄泰岩当选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我校法学院校友吕忠梅、陶凯元、鲜铁可、侯振发当选为副会长;肖永 ...

恭喜黄书记,但黄书记不是信管出身的吗,怎么也参和法学去了。

我的先人啊 发表于 2025-1-13 15:28:05

北美王各加 发表于 2025-1-13 14:15
计算机官网上说24年是10个海优。

那之前的传言可能不太准确,不知道是不是包含了网安那边?

whusolo 发表于 2025-1-13 15:28:18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5-1-13 15:09
恭喜黄书记,但黄书记不是信管出身的吗,怎么也参和法学去了。

在政管院拿的在职法学博士

因为尽情 发表于 2025-1-13 15:29:42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5-1-13 14:17
还是希望计算机,新工科,物理,化学,医学,地空,电信都能新增国家级平台,这些学科其实不弱,有些方向还 ...

尤其是物理学院,2012年徐院士加盟武大至今12余载,自身团队建设平平无奇,到处走穴捞钱,如还未共建全重,实在说不过去。

我的先人啊 发表于 2025-1-13 15:35:48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5-1-13 14:17
还是希望计算机,新工科,物理,化学,医学,地空,电信都能新增国家级平台,这些学科其实不弱,有些方向还 ...

如果十大新闻中说的七个都重组成功的话,大概率有化学和地空的吧。
七个就知道生物一个,测绘申请了 地球时空基准与空间探测(这个和地空有关)。
其它的之前传言的有 化学,大数据(数学+信管?)
剩下的三个不知道具体是啥,但是想着物理,地空概率比较大吧,毕竟2024以 理学和地学为主,医学和工科之前大部分都重组完了,除非是参与省部共建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5-1-13 15:50:43

因为尽情 发表于 2025-1-13 15:29
尤其是物理学院,2012年徐院士加盟武大至今12余载,自身团队建设平平无奇,到处走穴捞钱,如还未共建全重 ...

是的。徐院士一个很大的功劳是任院长期间引进一批人才,完善了物理学科体系。但一个做的不足的地方,是没有争取大平台。其实物院现在虽然不如北大清华科大南大复旦这些差距很大,但就人才阵容也已经是二档的前列了。徐院士,刘正猷,何军等团队的研究都已经很成型,都可以争取申请大平台的,迄今没什么消息,还是要争取上国家级平台。

青木123 发表于 2025-1-13 21:18:25

1月9日,我校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张超教授和博士生李师节在上海开展了现场火试验,在非实验室环境下首次实现近似“标准火”环境。该试验由湖北省火灾试验研究中心、工程结构抗火国际联合实验室(筹)组织和实施,上海市崇明区消防救援支队提供现场保障。

我的先人啊 发表于 2025-1-14 07:20:56

小红书上有人说武大资环申请了生物质的全重,放在新校区?有人知道吗,莫非是接手了阳光凯迪的生物质国重?

whusolo 发表于 2025-1-14 07:33:26

本帖最后由 whusolo 于 2025-1-14 09:11 编辑

我的先人啊 发表于 2025-1-14 07:20
小红书上有人说武大资环申请了生物质的全重,放在新校区?有人知道吗,莫非是接手了阳光凯迪的生物质国重? ...
资环本来就有团队做生物质材料,邓红兵、杜予民等等,甲壳素研究是亮点,现有一个生物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另外化院还有一个生物材料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两个机构也有相关合作(张利娜、杜予民伉俪),如果有申请全重,估计也会有联合

qsxtydf 发表于 2025-1-14 09:50:46

https://bio.whu.edu.cn/info/1124/106786.htm

isurf 发表于 2025-1-14 10:06:54

whusolo 发表于 2025-1-14 07:33
资环本来就有团队做生物质材料,邓红兵、杜予民等等,甲壳素研究是亮点,现有一个生物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

凯迪这个是做生物质能源的,随着这些年风电、光伏的发展,不知道生物质能源还有没有发展前景?
要是仍有价值的话,那正好顺势成立能源化学学院,多好

我的先人啊 发表于 2025-1-14 10:28:22

qsxtydf 发表于 2025-1-14 09:50
https://bio.whu.edu.cn/info/1124/106786.htm

没提新国重获批?

我的先人啊 发表于 2025-1-14 10:29:20

isurf 发表于 2025-1-14 10:06
凯迪这个是做生物质能源的,随着这些年风电、光伏的发展,不知道生物质能源还有没有发展前景?
要是仍有 ...

可以改变方向的或者增加方向,很多全重都是XX与XX 全国重点实验室,关键这两XX也没多大关联

whusolo 发表于 2025-1-14 10:36:41

复杂生命代谢与调控全重已经挂在学校科研机构主页,但是还看不到具体内容

whusolo 发表于 2025-1-14 10:37:36

魏立佳教授参加教育部经济学“101计划”核心教材定稿会

whusolo 发表于 2025-1-14 10:38:59

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可重复使用返回式卫星项目办发来感谢信,感谢武汉大学遥感卫星地面站承担实践十九号卫星在轨试验的遥测数据接收任务。根据可重复使用返回式卫星项目办任务安排,2024年10月8日-10月11日,武汉大学遥感卫星地面站成功接收S频段遥测和X频段载荷数据共计11圈次,任务执行成功率100%,高效保障了实践十九号卫星在轨飞行试验任务。
据悉,实践十九号卫星是国家国防科工局在“十四五”期间立项的我国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于2024年9月27日发射,10月11日成功返回。卫星成功突破了重复使用、无损回收、高微重力保障等平台关键技术,成功打造新一代高性能可重复使用返回式空间试验平台,在轨期间顺利开展了航天育种,元器件、原材料、新技术等在轨飞行验证和多项空间科学实验。

yxl1218 发表于 2025-1-14 10:46:42

黄泰岩?有几个黄泰岩,是辽宁大学当过校长那个吗?

whusolo 发表于 2025-1-14 10:49:32

我的先人啊 发表于 2025-1-14 10:28
没提新国重获批?

国重获批是2025年1月才下发的,这个是2024年的十大

monday1127 发表于 2025-1-14 11:08:01

whusolo 发表于 2025-1-14 10:49
国重获批是2025年1月才下发的,这个是2024年的十大

新闻是1-14才发的。感觉不是牵头。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查看完整版本: 【顺势而为】武汉大学2025年发展纪实(独建复杂生命体代谢与调控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