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b1 n8 o! Q) ~
2024.3.18-尹泽勇院士:铸造强劲“中国心”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24-03-18 21:38
8 b5 }0 e% [' l+ }! L 2024年3月18日,《光明日报》头版“院士谈科技自立自强”栏目刊登了尹泽勇院士署名文章《铸造强劲“中国心”》,全文如下。 / Y; k6 V2 D0 N3 h s: ]* p' C
0 |5 H( u8 ]( J! u/ P
【院士谈科技自立自强】 # U& j1 o9 A' c5 o, m
铸造强劲“中国心” 尹泽勇
" }# N2 L; t3 N' t+ p7 A5 Y 航空发动机是国之重器,是国家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一型先进航空发动机集成气动、燃烧、结构强度、机械、材料等诸多现代科技的最高成就,研制难度极大,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v; a) E3 k8 O8 k6 k8 q! n
铸造强劲“中国心”,是一代代航发人的追求,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 ]6 {. }: Z& E }! S) a( y 2016年党 中 央决策成立中国航发,航空发动机事业迎来新的春天。中国航发成立7年多来,坚持自主创新发展,一批新型动力成功首飞,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2023年9月1日,习 近 平 总 书 记给中国航发黎明发动机装配厂“李志强班”职工回信,肯定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有了长足进步的同时,提出加快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步伐的希望。全体航发人深受鼓舞,铸造强劲“中国心”的信心和底气更足了。
6 e5 ~% U: _+ t' R1 u 这信心和底气从何而来?一路走来,体会最深的是要跟党走、为国出力。“玉龙”发动机是我国第一型走完自主创新研发、使用、发展全过程的涡轴航空发动机,实现了我国航空发动机从引进生产到自主创新的本质跨越,前后经历40年,研制历程非常艰苦,没有爱党报国的使命情怀,很多人不可能坚持下来,很多难题不可能实现突破。
# h, H4 U* q" q! ^. N1 A e 使命情怀很重要,自立自强同样重要。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我们要有摆脱受制于人的志向,拿出追赶世界先进的行动。做就要做最先进的发动机,暂时的落后并不可怕,但绝对不可以不进取,不能重复搞低水平、没有竞争力的产品。在大飞机动力“长江”系列发动机立项之初,我们就确立了对标世界一流的研制目标,坚持自主创新不动摇,自主研制步伐走得坚定且有力。: h% a2 Z" l6 T5 k/ w% \
更大的信心和底气来自新型举国体制。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实施一系列重大改革,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形成了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中国航发成立后,积极构建“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型”科研生产体系,国家级创新平台起步入轨,一批联合创新中心陆续组建,产学研融通创新格局基本建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航空发动机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新时代。; E3 q8 L, q1 V1 j
国之重器都是复杂的大系统工程,需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代接着一代干。作为科研人员,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要心无旁骛干什么,立下大志向,坐住冷板凳,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