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25-6-22 14:55: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5-6-22 14:54% ?& E b; Q' R4 O& A6 r
【计算机学院,今年的代表性科研项目】! U) O: j6 M+ ~6 n
5 P' Z1 l. S! z1.某委重大项目,22ZY240060A,面向***理论构建与技术创新,202 ... : m2 j" Y9 g/ L( l6 f6 }
张小松教授原创提出以“智感”“透析”“活现”为核心要素的主动网络安全模型,带领团队在威胁感知、检测防御、追踪溯源方面开展系统性、开拓性的创新,实现我国网络安全能力从单项技术突破到自动化、体系化的跨越,入选十三五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并以第一完成人和完成单位荣获 2019 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 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还获得5项省部及国家一级学会科技成果一等奖,是在网络安全领域牵头获得国家科技奖时间最早且级别最高的高校团队。截至 2024年,研究院累计发表CCFA 类等高水平学术论文650余篇,出版网络安全系列教材 20 余部,学术技术专著20 部,拥有国际、国内授权发明专利 570余项,获多项最佳论文奖励。2024年,研究院在网络安全的基础根技术方面的重要成果“国产网络安全编程语言与开发平台”入选信息通信领域十大科技进展。8 g) H% [, k, w9 i* B6 j
9 m2 j. G2 c$ F& d研究院获批建立了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包括“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关键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工控安全技术分实验室“、”数字经济智能安全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警务融合计算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数字安全治理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省部共建信息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区块链安全与平台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网络安全颠覆性技术预测中心“、“四川省 2011 信息安全协同创新中心”等。3 d: z% M& V) i/ U- q5 Y
0 R8 ~7 Q7 l) Z$ V0 K) U+ M7 M
【主要研究领域及方向】& [6 P. f+ m4 I) H1 ^5 Q7 q4 b
0 |* L6 P. D5 R
" A" Z& g) C* D2 U围绕构建“网络空间多层次纵深保障体系”的关键理论与技术,“网络对抗智能化”的科学问题,面向防范网络攻击窃密、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在漏洞发掘、威胁检测、匿名传输方面开展系统性、开拓性创新研究。形成在国内具有领先优势和鲜明特色和跨学科创新平台,系统开展物理安全、通信安全、软件安全、数据安全的基础科学和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进行面向行业、领域需求,解决应用安全的重大基础技术问题,推动行业发展,实现“政产学研用”的落地。
$ u( G# r+ D: T- m% |' Y3 D
" T* }% h" [+ A% E \6 D' Q一、针对长期困扰网络安全的“潜在威胁难发现,隐蔽行为难检测,入侵过程难还原”公认难题,原创提出以“智感”、“透析”、“活现”为核心要素,以软件漏洞自动挖掘、恶意代码深度检测、攻击行为追踪溯源为核心技术的主动网络安全体系,入选“十三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优秀成果,主持研制系列平台,实现了我国网络安全防御能力从单项技术突破到智能化、体系化的跨越。+ F& }6 m; f ^/ f# A3 B5 V
. }" K9 G; `" H- ^6 \7 X
二、针对企业级大规模云计算的虚拟化安全和管控难题,提出一种安全管理框架及终端管控方法,发明基于安全网关的接入、管理和调度技术,研制出系列自主产权的服务器/桌面安全虚拟化产品,在安全接入、恢复调度关键指标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应用于国家电网、航空工业等信息系统,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0 \- ]* w& v3 Y5 w: U
6 m9 \1 N, ], o) X, Q三、针对区块链安全开展了深入的基础研究,发现了区块链在智能合约、共识机制等方面的多个行为缺陷,原创提出基于密码技术的可编辑区块链架构。
0 ]( Z- ^& z1 ^2 [2 f! [9 U* ]' T$ M J* L. B* i5 n* ?" x
四、针对大数据平台业务智能化、内容治理化需求,提出以安全部件管控的大数据基础平台架构,主持研制国内首款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数据全栈技术基础平台软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