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1-19 13:3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igerray 于 2025-1-19 13:57 编辑
8 K/ c& z6 D: z& ?, a$ ^6 m$ W# F H7 z, n" P6 j( q, }$ N3 l
作为局外人我觉得把武大平台建设落后原因都归结于邵的偏袒有失偏颇了,毕竟邵离开华科出仕是21年年中,距今不到四年时间,回湖北任职也不到两年。但华科的已建在建拟建的平台都是经过十几二十甚至三十年的坚持和积淀才开陆续开花结果的,比如罗院士精密测量坚持了30多年,潘院士80年代就从事相关研究,更是在2016年提出氘氚中子源核聚变技术路径;就连非强势学科土木丁院士都能牵头建设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这是2016年开始向上头提出建设方案并争取建设的;至于碳捕捉那至少也是二十年前的事情,这些都归结于邵的原因就太不客观了。
j8 u" Z4 }0 D' ^' Y7 o反观武大,除测绘遥感能搞出一些概念外(国家实验室概念也是提两年歇两年的,不够坚持,我的理解应该是在省政府建设珞珈实验室之后才有了真正的实体吧)外,少有学科能够提出并坚持有新意的平台建设概念(也可能是我才疏学浅,可能存在但我接触不到,如有疏漏,多多指教)。
+ `0 Z. s2 ^' h. D E武大华科对于湖北而言都是不可多得的财富,但现阶段地方经济能力有限的情况下,科教投入在考虑先进性的同时肯定也是要兼顾中短期的经济效应的,就比如华农,他的平台能入地方规划还不是因为能给地方种业、农业带来经济效益。
# |# T' R9 L3 S( ^: p/ r7 T1 w个人愚见,如有冒犯多多包涵。4 f9 ~ |# R( x(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