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2-5 12:53: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青木123 发表于 2025-2-4 23:42" N0 `, B, N8 T( @
文科主要不能给学校创收,不这样做,其他学科的编制根本上不去,永远只能是各个学科都是学科高原,而不是 ...
/ K$ e( E9 M4 i+ {) j文科社科倒没有太多必要删减。
; [- n$ R8 A* ~+ j目前武大文社科12个学院,教师大概1200人,规模较大,但也勉强吧,这个规模,差不多合适。1 a- m' b9 f0 o! f3 O3 d& Z! W d
1.主要问题还是要精度质量。1200人里面,大师人物太少,每个学院有重大原创创新理论或影响国家省市决策或影响产业化或引领社会思潮的大师学者太少。各个学院近亲繁殖比较严重。要有一批大师级学者才行,人文社科里面太多平庸之辈,碌碌无为混饭吃,有编制的混吃等死的简直不要太多。要向法学院看齐,有国家智库的顶尖平台。
: l- j2 C0 \; @0 f+ U! `2.要腾笼换鸟,进一批厉害的中青年学者,像法学院,中青年学者就有些青黄不接,20年后是有麻烦的。其他学院其实也差不多。' V9 }4 ]( Y9 N$ }' }: [
3.教材教义要更新,跟社会实践结合。人文也就罢了,偏纯理论的,社科却不行,偏实战的。比如新闻传播,如今已经是自媒体时代,新闻学院的课堂有没有跟上?有没有研究自媒体互联网或者运营过大号的实战课程?比如经管院,有没有教学生运营电商,自媒体等基本实操和运营?理论一定要跟实践结合发展,理论才能进步。话说经管院的老师,开小公司的不少,又有几个实现财务自由的?怕是一个都没有吧?不少学院的老师都是拿个PPT,用几十年前的经典案例讲课,合适?理论和实践同等重要,互相促进,这就是最直接的证明。时代在改变,过时的东西应该淘汰,课堂上要有新的东西,在实践中创造新的理论。不要埋首故纸堆,以为经典理论永远正确,照本宣科。尤其西方那一套人文社科理论,现在也凸显许多不能自洽的矛盾,生搬硬套很可笑,武大尤其是西方人文社科的传播重镇,而现代社会变化很快,要实践结合,要创新推进理论,把最前沿最重要的东西交给学生。
0 l4 f3 A: m8 c' a/ M& S; q# x4.有些过时老旧或者师资不足的专业,可以适当裁撤。新增一些重要的学科方向。
0 k7 I$ b/ @0 j3 u, _5 n5.招生规模可以适当压缩。拉一拉分数线和就业。就业一直是人文社科的痛脚,这个老大难要解决。4 @- E, K E* F3 ^+ F g8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