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号角再吹响,新年加速跑。今天(1月4日),同济大学召开学科发展与人事人才战略研讨会,发布《学科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和《人事人才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分别部署多项重点任务,推动同济大学学科发展和人事人才工作提档升级,奋力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7 c7 K' p% Y! [" _" X0 G
. O8 |3 ^$ c: `8 t: o9 @& [6 Q# i4 ?) U, S$ B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事业发展处处长、二级巡视员顾然,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刘力,上海市人才工作局副局长、二级巡视员郭磊,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信息基础设施管理处及人工智能发展处处长潘焱,校党委书记方守恩出席并致辞,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作学校发展情况汇报。; y/ q7 W/ c1 ~1 c1 z& _
学校特别邀请了一批院士专家围绕学校学科发展和人事人才工作把脉问诊、建言献策,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原校长潘云鹤,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原校长、弘深书院院长周绪红,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特聘教授谭建荣,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赵东元,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肖绪文,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昌大学校长陈晔光,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妇儿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陈子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三研究所总工程师杨树兴,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骏,中国工程院院士、福州大学校长吴明红,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学东,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公司原总工程师、同济大学高铁及站城融合研究院院长郑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政治学组成员、南开大学原副校长朱光磊,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汽车总工程师廉玉波,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华为首席技术官(CTO)童文,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学术合作中心总监陈丽等。
% Z }) Q4 q, E& T8 Y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人才工作处处长王庆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处副处长宋懿琛,校领导班子成员,学校各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学科带头人、青年教师代表参加会议。常务副校长吕培明主持开幕式、总结会,副校长许学军主持战略研讨环节。. R. e: r0 N4 I9 R% Z3 l$ |; n) E5 o
) Q" {" f3 X& D! R7 t0 H% D) f9 Q
方守恩致辞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作出的战略部署,为深化高校教育综合改革,特别是学科创新发展和人事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面对“教育强国,同济何为”的时代命题,全校上下要统一思想,坚持学科引领和人才优先并重,推进学科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协同发展、互促共进。要精准发力,紧紧围绕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深化学科与人事体系改革。要汇聚合力,探索各学科特色发展路径,打造一流的发展生态。恳请各位院士专家贡献真知灼见,为同济大学学科发展和人才战略谋篇布局,为相关学科绘就发展新蓝图和“施工图”。
4 p1 y4 }# x+ V# E- s
1 w$ n' K% M7 F- ?/ e: c5 k顾然致辞表示,学科建设和人事人才工作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两大基石。希望学校能够锚定教育强国的建设目标,直面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找准改革发展的方位,充分发挥专家和广大师生的集体力量智慧,认真梳理凝练问题和需求,形成有针对性的改革思路和举措,切实让会议结硕果、见成果、有效果,在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方面发挥带动和引领作用。- T9 K2 M8 \: g% U# N2 l$ n( N
8 ]4 O) D7 w$ P9 x5 H+ H) o9 W: @
刘力致辞表示,学科高质量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是高校发展中的两大核心命题。同济大学今天发布的两份《行动计划》,既是对学校未来三年发展的科学规划,也是对国家教育强国战略的一个具体落实举措。希望学校以此为契机,围绕“双一流”建设目标,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完善人才队伍,力争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再上新的台阶。
: G+ s4 B" b. h1 j0 @7 A7 Y l7 ]5 v' g( V" c8 y1 V
郭磊致辞表示,一直以来,同济大学高度重视人事人才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上海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着力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希望同济大学能够继续为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贡献更多同济经验。上海人才工作局将为学校人才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做好服务。
7 }& @( p- E9 R5 V; s+ y: Z l
; J3 G f7 M$ p0 M$ P/ R5 U潘焱致辞表示,人工智能日益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技术,为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机遇。希望同济大学为上海科技创新发展、推动人工智能“模塑申城”建设贡献智慧;加强与行业协会、企业的合作,推进人工智能在城市治理、智能汽车、智慧交通领域的应用;发挥学科交叉的优势,为上海乃至全国培养更多复合型创新人才。1 t8 p! E G0 C1 W
' P+ o$ V; i A9 A郑庆华在题为《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守正创新,加快转型,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报告中,介绍了学校基本校情与建设进展,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提出了发展思路与重点举措。他表示,应时代之变,应强国使命、应同济担当,我们要锚定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坚持党建引领,坚持创新驱动,持续优化学科布局内涵转型,改进人事人才评价体系,加快基础设施新建修缮,深耕对德对欧交流合作,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坚定信心,保持昂扬奋进的姿态,比精神、比奋斗、比贡献,真抓实干,同舟同济,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同济更大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