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3-2 07:01: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杰青长江太少,数理化生四院,数院就别提了,丢人,杰青2个还是3个,物院6.7个,北大物院好像60多个杰青,10倍!化院14个杰青?生科不到10个。杰青长江是仅次于院士的学科带头人,未来的院士预备役,年青学者的佼佼者,基本代表了一个学科的厚度和未来。纵观武大数理化生,数院可以直接开除解散重组,张校是空降,计算数学没有积累,而且行政为主,过些年张校高升,数院可以废掉了。早知道数院好歹还是培养出过四五个数学院士的啊,这在国内高校也不多见,如今废成这样。物院还有些希望,有人非议徐院士到处走穴,但要看到,徐当院长时,引进朱团队,组建天文系,引入何军等一流学者,加上刘正猷老师等,现在物院比当年阵容强多了,好几个方向都有优秀的团队了。而在以前,物院的论文就靠刘正猷老师撑门面。去年物院还出了两篇NS,很牛了,进步巨大,几个组都开始上了轨道。但物院还是太单薄,杰青太少,方向欠缺,什么理论物理,量子物理的几乎没有,太单薄了,杰青太少,北大物院杰青60多个,差距只怕一万年都追不上的。化院其实还相对看好,虽然只有一个院士,但有十来个杰青,好几个都是院士种子,稳定的能在两刊上灌水,化院就是缺院士,杰青要是去到二三十个就更理想了。生科三个院士,放眼国内都是很可以的了。但生科反而有很多大问题,杰青太少,这几年退休的,流失的不少,第二梯队接班人堪忧,另外,武大生科的太老化,病毒杂交水稻植物发育遗传都顶尖,但都是传统的生物学科,目前很多跟医学热点的学科开拓不够。三个院士宋当了副校长,管着泰康医学院那一摊,舒主要精力管着医学研究院那一摊,朱管着高研那一摊,精力都不在生科院,而且下一个生科院士除了何光存老师,杨代常老师,新院长李国红老师之外,不知道还有谁够资格提名院士?生科院杰青梯队太差,最优秀的青年学者太少,学科老化,要尽快解决,否则危机重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