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4-20 21: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共同推进学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中答好“好大学之问”——清华大学与厦门大学电子信息学科联学联建主题活动举行# n# |7 T$ |% f O8 C
" h$ n6 }+ _4 E1 W- B0 p! Z; M. o8 I 4月19日,清华大学与厦门大学电子信息学科联学联建活动在翔安校区举行。活动为期一天。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党委书记沈渊率30多人代表团与厦门大学及福建省内十余家兄弟高校的电子信息学科师生相聚一堂,共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开展学科建设指导、学术科研交流、教育教学研讨,共同促进电子信息学科建设持续发展、加快发展。0 Z: E+ i: t9 w& ~* W0 z) a+ B
N; L0 S5 J1 P. {$ D. R* Z! Y3 H4 x
本次活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和厦门大学信息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高度重视,从党建引领学科融合发展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优化学术交流生态,强化青年教师教书育人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调集科研力量和学术资源服务学生成长的角度系统谋划,精心策划活动方案和内容,把活动安排在厦大工科学院聚集的翔安校区,广泛发动师生参与,引导师生树立“大工科”思维,在大协同、大交叉的时代展现工科作为。
, h( G" Z' C, U5 x9 j3 ~1 K& D) ^; J
上午的活动,以“好大学之问”为主题开展,邀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厦门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原副校长邬大光作主题报告,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党委书记沈渊、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石慧霞作主旨发言。厦门大学信息学院党委书记刘弢主持。
8 {! M2 S1 t5 n/ l; e0 }7 ^厦门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部长高和荣出席活动并致辞。他表示,电子信息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未来发展需要进一步发挥高校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提供更为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清华大学与厦门大学有着独特的历史渊源,也肩负着推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相信通过两校学科间的联学联建活动,一定能够加深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高质量发展重大意义的理解,系统分析学科发展现状与态势,凝练发展思路与发展方向,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为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电子工程学科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 } h' n3 ]: n$ f! ]. u
$ m( K/ Z7 I+ z, l1 @2 w1 d9 P下午的活动,围绕电子信息学科建设发展,举办学科建设研讨、青年师生学术论坛、人才培养经验交流会。
+ E4 g; g- j7 E" B0 ?6 Z为深入贯彻******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中国电子学会批复依托清华大学筹备成立“全国高校电子信息学科建设委员会”(简称“建设委员会”),旨在搭建中国电子信息学科建设、高校教师职业发展、优秀教学及科研成果宣传推广的公共平台,促进电子信息领域高等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副主任王劲涛简要介绍了清华电子系在电子信息学科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研组织等方面的创新探索,汇报了建设委员会筹备工作进展与下一步工作计划。
/ Q1 r- m+ X1 j* Y% F; t8 {8 _% e# _
' m' g7 R5 x* X! K! N2 `; y% H# @$ M' M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陈忠作《基于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的产教、科教、学科交叉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报告,介绍厦门大学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电子信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厦门大学)主任洪学敏作《电子信息类实验教学融合发展的思考》报告,介绍厦门大学电子信息学科围绕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长效、稳定、多元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推动体制机制、队伍建设、设备仪器等方面交叉融合的实践情况。8 ]/ d; t9 Y* y5 r: r0 C5 H' ^8 S
9 R, q4 j4 p. `+ O h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闽台特色电子信息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等展开深入探讨。同时,50余名青年教师在“水声通信与海洋信息学科”“下一代卫星导航与智能位置服务”“网络空间安全”“集成电路设计与生物医学工程”4个分论坛,就电子信息学科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产业转化、对外交流进行了广泛探讨。$ K, b& p* n, R, }+ X
( `$ o$ E+ N, g) x. E4 e H)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厦门大学信息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厦门市未来显示技术研究院,福州大学、华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14所福建省兄弟高校电子信息学科领导、师生代表,厦门大学信息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全体教师和研究生等300余人参加活动。
3 Q4 f# B0 t. ^- Y |
|